近日与零售业的朋友们不论见面不见面,只要讨论,最多的还是金融危机对于零售业的影响。从美国电器城申请破产保护,到香港零售商破产,再到百安居关店,到黄光裕被抓等等,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较大面积的影响,但是对于家电、家居建材零售还是有的。有些企业老板希望我能够给些建议,我就把问题整理了出来。
一、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大约会多久?
我们不能夸大金融危机的影响,其实真正影响到中国经济的不只是国内金融危机。前几年我就说过,中国经济周期大约10年。资本主义国家大约20年一个经济危机周期,我们发展比较快,大概10年差不多,至于叫什么名字无所谓。现在屈指算来,距离98年刚好10年。那么依据98年的经验,大约需要两年时间。而这次我们不幸的和世界金融危机一并爆发,也许时间还要长一点。如果从07年下半年算起,至少应该到2010年底结束。
二、如果情况恶化影响到零售企业怎么办?我为企业制定了应对经济下滑的十大对策:
第一招:收缩战线,放弃正常的店铺扩张。扩张店铺是需要花钱而效益不可立即取得。尤其在未来可能消费紧缩的环境下。所以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。
第二招:虎视羊群,贱价收购。如果你的现金流十分充沛,那就要注意那些千载难逢的机会,当一些地理位置非常好,但是经营不善或者现金断流的商家或者物业出现的时候,要果断出手收购。这可不是趁火打劫,而是救民于水火啊。注意,你的资金必须十分充沛且物业位置好。如果有可能,收购一些上游优质企业也是可以的。
第三招:裁撤冗员和机构。这一招外资企业用得比较普遍,也比较“缺德”。但是为什么外企用得多而国内企业用得少,主要因为外企有长期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,所以敏感度非常高。再就是外企在国外的业务受到比较大的打击。有些小企业的物流中心,好看不好用的东西,不如先停止运作。
第四招:减少滞销货的库存。能退货的坚决退货,推不掉的,利用经济疲软时人们对于廉价商品的追求,集中降价处理清仓。要抢在别人之前处理,一定要把现金拿回来。(参读美国沃尔玛清仓踩死人案例)
第五招:调整商品结构:加大快速消费品和高周转商品的结构比例,减少非食品的商品比例。如果以前的5:5,现在可以调整为6:4或者7:3。记住,不吃饭会饿死人。
第六招:延期支付。能延期支付的款项,一定延期支付。企业出问题第一就是现金流的问题。你拖一拖,你的现金流就充裕了,说不定那供应商垮了,最后连要钱的人都没有了。最好的延期支付方式是找到适当的原因或者得到供应商同意。否则可能出现供应商哄抢引起倒闭。
第七招:牺牲毛利,降价促销。放弃稳定的价格策略,降低毛利预期和通路费用,说服生产企业配合降价,共度时艰。以不断的、超低价大规模促销,来保证销售额,保证现金流。谁有现金,谁就不会在危机中死掉。
第八招:单品促销。寻找经济低迷下消费热点,大规模单品促销。沿海倒闭那么多工厂,有那么多积压货品不好处理,只要能拿到足够低的价格,单品大规模促销,也是现金和利润的来源。还会产生极佳的羊群效应。
第九招:送货下乡,开辟第二战场。经济越不发达的地方,往往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越小。把那些在城市里滞销过时的商品(不能假冒伪劣),送到农村去,送到广大农民手中。当然送的方式很多,什么大篷车啊、什么农村连锁店啊、集市、逢年过节啊?????别忘记带去的是党的惠民政策,千万不能坑农害农。
第十招:向政府求援!学习中石油、中石化!学习房地产商!商会牵头,零售100强企业集体上书,请求国家减免赋税甚至财政支持。
如果使用上述的办法都不奏效,无法应对危机,那就按照法律宣布破产,这样就可以不还债了。虽说三十六计,走为上!但是不要学习东莞企业和韩国企业——跑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