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位商业街
但于发展商而言,商业地产与普通地产的开发是不能同日而语的。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从立项建设到开始经营,涉及到建筑规划、市场定位、主题定位、装饰装潢、商品布局、商铺间隔、宣传推广、招商销售以至商场的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,其操作难度明显高于普通住宅地产。然而,就一个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来说,准确合理的市场定位又是诸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。市场定位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,准确的定位可以赋予项目独特鲜明的个性。如北京王府井、国贸为国际商品特区,定位于高档购物消费中心;广州天河广场定位为大型一站式购物中心,集购物、休闲、娱乐、旅游等于一体,吸引的则是大众消费者。项目的定位传达的是项目的精髓,项目的中旨,定位不准甚或不当,项目就很难适应市场,甚至难以生存。
商业街,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产物,就好象名片一样,是市容市貌中最繁华最绚丽的景观,是一个城市最引人注目的写真。但就在这样一个花团景簇之地,残红败绿却随处可见。即便是闻名全国的南京路和王府井,也很难称得上是成功。定位,已成为了各大商业街晋升发展的桎梏,也成为了众多商业地产发展商和零售商争相瞩目的焦点。
首先表现在消费需求满足的功能组合上。据王府井和南京路最新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,消费者进商业街60%以上是为了娱乐、旅游和休闲,而只有不到40%的人是专为购物而来。有迹象显示,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向前者倾斜。因而,如何将商业与娱乐融为一体,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产生购买和消费,已成为了发展商和投资经营者一大挑战,这一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好,多数商业街将很有可能陷入“逛多买少”的窘境。如武汉江汉路改造成为步行商业街后,虽然人流量较之以前激增30%到40%,但很多商店的销售甚至比改造前还差,当初武汉市政府改造江汉路时,将其定位为购物、休闲、旅游三位一体的综合精品商业街,但改造后,休闲功能过分突出,与之相比照的核心购物功能却极度萎缩,两者的脱离命定了江汉路改造的失败。